暑期档,正在热映的《封神第一部》赚足了大众眼球。作为电影原著,《封神演义》本来就是文学史上相当奇特的一部著作。
(资料图)
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中,《封神演义》一向稳居第二把交椅。和头名《西游记》单向取经故事不同的是,《封神演义》不仅诠释了商周更迭、武王伐纣的重大历史事件,同时也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中华远古神话体系,堪称东方版的《荷马史诗》。
《封神演义》的由来
《封神演义》又名《封神榜》《武王伐纣外史》等,或于明朝隆庆、万历年间成书,略晚于吴承恩的《西游记》。通常认为,其作者为许仲琳,号钟山逸叟,应天府(今南京)人。由于记载缺失,许仲琳的生卒年份及生平事迹均不可考,因而谁是作者也存在一定争议。
《封神演义》全书一百回,前三十回着重描写纣王的暴虐,后七十回主要围绕商、周之间的战争叙事。内容上看,全书将神话和史实紧密结合,从纣王题诗亵渎女娲娘娘开篇写起,后者怒其无礼,派出轩辕坟中的千年狐狸精附身为妲己入宫破坏商朝基业。在妲己的惑乱下,纣王成天沉溺酒色,朝政日废;又创炮烙酷刑,残害忠良,王叔比干也被剜心而死。西伯侯姬昌(周文王)被囚七年后逃回西岐,后访得隐居草野的姜子牙,后者奉元始天尊之命,下山助周灭商。姬发(周武王)继立后,被纣王迫害的黄飞虎来附,国势日盛。纣王命太师闻仲伐周,双方在各路神魔相助下展开大战,最终纣王失败自焚而死,周武王即天子位,姜子牙领元始诰敕在封神台封神,全书告终。
商、周之间的历史,在《尚书》《诗经》《史记》等古籍中多有记载,如《史记·殷本纪》中说,纣王“好酒淫乐,嬖于妇人”,又“重刑辟,有炮烙之法”,他“剖比干,观其心”,以致“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”,战败后“赴火而死”等,这些在《封神演义》中均有描述。类似的通俗话本,如《武王伐纣白话文》《商周演义》《昆仑八仙东游记》《武王伐纣平话》等,作者或有所借鉴。至于神话传说部分,元刊《武王伐纣平话》和明朝《列国志传》已有姜子牙斩将封神和部分神魔人物的故事雏形。在此基础上,作者将这些历史史实和神话传说推演放大并融为一体,由此才有了流传后世的《封神演义》。
上古神话的集大成者
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源泉之一,记载华夏民族创世起源的上古神话无疑占有重要地位。从盘古开天地的远古时期,到夏、商、周乃至秦、汉、晋时期,类似女娲造人、后羿射日、夸父追日、大禹治水等各种上古神话散见于《山海经》《诗经》《楚辞》《庄子》《淮南子》《抱朴子》等书中。但令人遗憾的是,由于神话产生的时间过于久远,故事多半散佚,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,中国古代一直没能产生类似西方的完整神仙体系。直到明朝《西游记》和《封神演义》的出现,这一局面才得以改观。
和《西游记》相比,《封神演义》虽然文笔略逊,故事也不够精彩,但它的可贵之处在于构造了一个宏大的结构体系。或者说,《西游记》是一个单向度的线性结构,唐僧师徒四人以取经为目的,沿途降妖伏魔,叙述结构比较单一,也容易理解;《封神演义》则是一个立体结构,天上是神界,地上是人间,各有正邪之分。如此一来,四方势力可以自由排列组合,故事脉络存在多种可能性。
在《封神演义》的神话体系中,天地未开、混沌一片时始有鸿钧老祖,他收有三位弟子,其一为道德天尊,也就是后来的太上老君,老子为其化身;其二为元始天尊,也就是开天地的盘古,他手下弟子有“十二金仙”(广成子、赤精子、黄龙真人、惧留孙、太乙真人、灵宝大法师、文殊广法天尊、普贤真人、慈航道人、玉鼎真人、道行天尊、清虚道德真君),前去助周伐商的姜子牙也是其弟子,其他还有南极仙翁、云中子、申公豹等;其三为阻拦姜子牙伐商的通天教主,弟子包括二十四星宿、雷公电母等。三大弟子之下,又有玉帝、李靖、雷震子、土行孙、杨戬、金吒、木吒、哪吒等徒子徒孙,林林总总,可谓洋洋大观。
不可否认,《封神演义》书中充斥了各种巫术迷信、神仙道术和三教九流的各种神灵怪异,但其中创造的神仙谱系无疑是突破性的,值得后人重视与挖掘。
亟待开发创新的宝库
由于书中人物性格过于单一,形象不够丰满,故事逻辑性也有所欠缺,《封神演义》问世后也引来了很多批评之声。明清之际的文学家褚人获说,《封神演义》满篇“怪力乱神”,只能“以之消长夏、杜睡魔而已”。鲁迅在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中评价称: “(《封神演义》)似志在于演史而侈谈神怪,什九虚造,实不过假商、周之争自写幻想,较《水浒》固失之架空,方《西游》又逊其雄肆,故迄今未有以鼎足视之者也”。
尽管评论家对《封神演义》评价不高,不足以和“四大名著”相提并论,但在面世后的数百年中,《封神演义》在民间却流传甚广,书中的很多神魔人物和斗法情节等,对清代小说、戏曲、话本的创作影响颇大。如京剧《陈塘关》(又名《哪吒出世》《哪吒闹海》),即取材于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二至十四回。实际上,哪吒原型是印度佛教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之子,但经过《封神演义》和相关戏剧的改编,哪咤以神通广大、健康活泼的儿童形象出场,人物性格得以丰满成熟。1979年,上海美术制片厂推出动画片《哪吒闹海》,哪吒形象更加深得人心,而近年动画片《哪吒之魔童降世》,也同样大获成功。作为影视改编的热门题材,1927年由夏赤凤导演、吴翰仪编剧的电影《封神榜·杨戬梅山收七怪》便已上映,在最近四十年中,大陆、港台地区更是改编过多个版本的《封神榜》。
和《西游记》相比,唐僧师徒的取经故事已经非常完善,后人创作的空间十分有限;《封神演义》搭建的故事框架虽然不完美,作者驾驭故事的能力也有所欠缺,但反过来说,留给后人的想象空间也特别大,后人可以在这个框架基础上自由发挥拓展。可以这样说,《封神演义》就像一个潜力巨大的中华上古神话大宝库,等待着后人前去不断发掘与创新。(金满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