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得得(媒体人)
(相关资料图)
不知不觉就成了《封神(第一部)》的“精神股东”,时不时就查一下它的票房——形势在逆转,但与期望值差距还是大啊,急人。
这部电影里有十对父子关系,犹如集束炸弹,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友朋展开“五伦轰炸”。费翔是我们年轻时的偶像,导演真是眼毒,此前,我们怎么可能把如此nice的一位绅士与昏庸残暴的纣王联系在一起呢?然而,他一出场,瞬间就覆盖了既往所有的商纣王。李雪健老师扮演的姬昌每一秒每一寸都是对的——窥破天机逆转天命的智者就是风中之烛,好像随时都会被扑灭,却始终闪着微光,带领人们走出黑暗森林。
电影并不完美,但十足震撼。在不断的“余震”中,我一鼓作气读完搁浅的《翦商》——这本书是《封神》最好的辅助读物:电影是神仙妖魔圣人凡人大作战,《翦商》是学者精研考古成果,拼合和复原历史现场。拼合需要小心求证,也需要大胆假设。曾担任二里头考古队长20年的许宏老师说过,历史学者的工作有时候很像是侦探。而读《翦商》的一些篇章,也会感叹,作者的脑洞开得真大。
几个月前中途搁下《翦商》,无他,对殉坑的描写,对人祭人殉的场景描述,看得人实在是太难受了。现在续读《翦商》,那些重要历史人物与电影中的角色已经自动对位。三伏天骄阳暴晒正可对冲书中肃杀暗黑的血色,即使如此,我仍是太阳下山即掩卷,因为真的会做噩梦啊亲。读者尚如此,何况在史料中反复搜检的作者,更何况亲身经历了这些的姬昌姬发周公旦!
本书作者李硕几个月前从容预告自己即将去世,近日看到好消息,他病情大有好转,这可太好了,为他祈祷。我总觉得直面人类暗黑残忍的一面,对他的身心造成了巨大创伤。华裔作家张纯如女士搜集材料奔走经年,向世人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,最后饮弹自尽。李硕一定特别能理解她的痛苦吧?他在后记中说:“面对惨死尸骨的照片,尝试还原人祭杀戮现场,进入杀人者与被杀者的心理世界,我常感到无力承受。这是一场无法解脱的恐怖之旅,犹如独自走过撒满尸骨的荒原。”
至于我,大概会在一段时间内无法直视“狞历之美”的殷商青铜器了。那沉重的力量感、神秘的纹样是如此迷人,它们是上古时期科技水平的巅峰,是象征权力与等级的礼器,其中许多也是实用器,是炊具。中国古人很爱用做饭比喻治国的大道理,所谓“调和鼎鼐施霖雨,燮理阴阳佐武桓”。然而,沸腾在鼎镬中的,有时是同类。这酷虐不仅是惩罚,还是取悦——取悦上帝与祖灵,“祭品”的哀嚎声越大,死得越慢,天上的神就越开心,对下界的庇佑也越周全……所以,在人类先祖那里,残忍还是宗教,是形而上。
孔子何以对周公推崇到无以复加?因为他真的是带来了“华夏新生”;孔子何以对替代人殉的俑都那么痛恨,发出“始作俑者其无后乎”的诅咒?《翦商》给出了完全能够自洽的答案。孔子主张“仁者爱人”,深知若无导善与教化,残忍记忆分分钟可以复活。
楚汉相争的过程中,刘邦屡被称道为“长者”,与滥杀的项羽成为对照组。但《史记》中有这样的记载,“夏,汉诛梁王彭越,醢之,盛其醢遍赐诸侯”——此时,离肃杀的殷商时代,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。
李硕说,“也许,人不应当凝视深渊,虽然深渊就在那里”;著名学者田晓菲在其学术论文集《影子与秋水》中说,“容我们如考古工作者一般修复已逝的图景,照亮沉沦于黑暗中的过去”——在回穿祖先暗黑的过往时,李硕们不就是执炬的勇士吗?执炬者最容易被火灼伤,这正是他们为文明的勇敢牺牲。
我非常期待《封神(第三部)》上映,因为迫不及待想目睹那个大结局。重温《尚书》中牧野之战前的誓词,多么铿锵激昂——“今予发,惟恭行天之罚。勖哉夫子!尚桓桓,如虎如貔,如熊如罴,于商郊。弗迓克奔,以役西土,勖哉夫子!尔所弗勖,其于尔躬有戮。”
如果硬要为姬发的这次战前动员找一个现代对应,我想,“向着法西斯蒂开火,让一切不人道的制度死亡”庶几近之。
2023.7.2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