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演员的“原声率”成为热议的话题。当红明星的粉丝群体纷纷亮出实绩,相互攀比拉踩,催生出一张张以影视剧原声为依据的“演技排行榜”“演员实力榜”。可是“原声率”真的是衡量演技的标准吗?原声率高,演员就一定有实力吗?

显然不是。“声台形表”这四门基本功练就得是否扎实,决定了演技的下限,而不是上限。对于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演员而言,使用原声台词是理所应当的份内事,而不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。

诚然,配音也是一部影视剧的有机组成部分,在某些情况下能够取代原声台词,为观众呈现更佳的视听效果。任何演员都可能因为种种主观或客观原因而启用配音,所以我们无需苛求每一位演员都做到“原声率百分百”的严格达标。

但是专业演员必须分得清主次:原声是主,配音是次。如果将配音视为个人表演的必备,反将原声台词视为营销的噱头,那就颠倒了主次,更削弱了演员身份的价值。试问,长期躲在配音后,不以声示人的演员,是合格的演员吗?偶尔选择不配音,却将“原声”写进宣传文案,这是演员的自信,还是自卑?

把“原声率”视为演技上限的标杆,长此以往还将拉低演艺行业的门槛。越来越多的演员选择走捷径,而不以夯实台词功底为主业,整个行业则必将出现更多的“数字小姐”“字母先生”。“演贝”泛滥的行业,是健康的行业吗?把“演贝”开口视作孔雀开屏的价值取向,对观众而言是意外惊喜,还是潦草敷衍?

演员王劲松曾反问,“什么时候演员这个职业成了背台词都要被表扬的职业了?”他把台词比作上战场的枪,“你都到了战壕里面,却说没有拿枪,多不要脸呐!”这些话很刺耳,但理应刺痛每一个自以为是的从业者。练好台词功夫,在镜头面前张开嘴、放出声,这是对职业底线的遵守,也是对万千观众的尊重。

作者:孙欣祺

编辑:孙欣祺

责任编辑:杨健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