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阳要升起来了,黑暗就要过去,但太阳不是我们的,我们要睡了。”昨晚,金星版舞台剧《日出》在上海文化广场完成了本年度上海站首场演出,三个小时中,一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百姓生活画卷有条不紊地铺展开,将曹禺笔下的经典人物在台上娓娓道来,以当代美学手法演绎这份“中国新文学运动中最好的收获”。与去年的首演版相比,如今的《日出》经过一年多的演出与打磨,不论是在角色层次、人物关系还是舞台调度上,都呈现出更加成熟圆融的面貌。

声音中找突破,是陈白露也是翠喜


(资料图)

在《日出》中,金星一人分饰陈白露与翠喜两个橘色,为了区别人物,她在声音塑造上下了更多工夫。她在表演中将陈白露的语速放慢,突出其“冷”的一面。而考虑到翠喜是底层妓女,抽烟抽得多,她的声音则被设定为了大烟嗓。一般演员是不愿意用“毁嗓子”的方式演出的,然而金星并不介意,“只要是角色需要,就值得。尤其翠喜是我喜欢的角色,因为她踏实生活。”

曹禺曾经说过:“我将致无限的敬意于那演翠喜的演员。我料想她会有圆熟的演技,丰厚的人生经验和更深沉的同情,她必和我一样地不忍再把那些动物锁闭在黑暗里,才来担任这个困难的角色。”演出中,金星需要在两个角色中切换,“我上场先是陈白露,再是翠喜,然后又变回陈白露,一分半钟抢妆的时间要实现声音的转换”。虽然难度不小,但她仍感到演出的过程相当过瘾,爽朗地表示“现在翠喜演得可好了。”

剧中的演员多数从去年首演跟随《日出》至今,这对深入探索角色与人物关系无疑裨益良多。在不断的揣摩和尝试中,演员更加细化了人物特质。饰演王福升的石禕杰不想一成不变地表演,他会在每场演出中寻找一些新的改变,“也给对手一些新的刺激,这就是我正在做的事情。”

融入现代舞蹈,丰富舞台呈现

这版《日出》中,金星舞蹈团带来的丰富的肢体语言与舞蹈表现是一大亮点。针对先前版本舞蹈与剧情融合得不够自然的情况,主创对剧中的肢体部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。舞团团长在排练厅带着演员们摸爬滚打,锻炼形体。舞蹈演员不再主要负责氛围感和表现力,在一些场景中,也成为这幅旧社会众生百态图中的一景,有了具体的身份。

在三米多高的斜坡上,演员们如今行云流,而这最初给演员带来行走难度的斜坡,其中央长台阶的设计是金星的灵感。在人物下场,离开“房间”前往“走廊”时,演员会依然留在观众视野里。戏在进行,离场的人还在视野当中,丰富了画面之外的想象。

此外,剧中的灯光格局也参与了舞台空间的处理。演出中,黄省三就从来没下过台阶,只停留在一个小空间里,富人走过的楼梯他都不能踏足,上层社会的“有余者”与底层社会的“不足者”的生存之道交织成世间百态,都在这一方台阶上。

据悉,本轮演出将持续至11月27日。

作者:王筱丽

图片:祝琳 摄

编辑:郭超豪

责任编辑:柳青

推荐内容